节庆
腊八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,煮“腊八”粥,庆祝当年收成;并在粪堆上砌放冰 块,祈求来年“五谷丰登,六畜兴旺”。
除 夕 在外工作或走亲访友的人都要回家团聚。下午贴春联,挂年画,贴“福” 字,布置房舍,穿新衣。吃过团圆饭后,鸣放鞭炮,挂高灯,辞旧迎新。当夜,全家欢 聚一堂,给孩子散“压岁钱”和糖果,看电视,游戏玩耍,通宵不寐,谓之“坐夜”。
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里最欢乐的日子。到处张灯结彩,燃放爆竹,敲锣 打鼓,军民开展“双优”活动,回族同胞给汉族兄弟拜年。在农村,人们拜祖先,晚辈 给老人拜年。农村群众赶着牲口,点上香火,聚集到一起迎“喜神”。三天后开始走 亲戚。正月初七为“人生日”,人们一般不出远门,不走亲访友。
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以元夜张灯为戏。民间“点面灯”、耍“社火”、踩高 跷、划旱船、跑纸马、耍武术,也有短小的文艺节目和传统历史剧目演出。群众走乡 串户,互相联欢。城镇挂花灯,放彩花,猜灯谜,热闹通宵达旦。
清明节 城镇的机关、学校组织职工和学生为烈士扫墓;农村各家扫墓祭祖。
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,门前插杨柳,以祈驱虫避邪。同时,还酿做“甜醅”,割 新艾,捉蛤蟆装蛤蟆墨。小孩子戴荷包,手脚腕绑花钱。村或联村“点高山”。
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,家家做“月饼”、买瓜果。农民把用当年收获的粮食做 成的第一笼馒头献祭月亮。赏月谈天,深夜方休。
十月一日,为亡人送寒衣。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