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亲 汉族最讲究的是“热亲”。经过媒人的串连说合,男女互相恋爱,又合 “大相”,若男女家长及本人认定是婚姻顺利的,则由男方家长与媒人携带人情礼 物去定亲“挂锁”。成婚前,媒人、双方家长共同商定迎娶日期及其他事宜,同时打 发成婚者双方去婚姻登记机关登记注册,领取结婚证书。婚礼当娶亲人来到女方家大门口时,女方主人及亲朋乡邻排队迎接,互相 道喜问候,先在女方家吃顿“抢盘”(一般为四盘炒菜,不上酒)后,再被乡亲请去 “喝汤”(有的地方叫“吃坐饭”),最后由女方家请去入席。到择定新娘上马的良辰 时,迎亲人即拾缀嫁妆,赠送“上马钱”,请送亲人(“尊客”)及新娘上马(车)启程。 新娘进村,男方家鸣放鞭炮夹道欢迎。新娘下马后即举行成婚仪式。宾客揭新娘盖 头,坐床。晚上拜“天地”,再入洞房。入夜闹洞房(与回族闹洞房大同小异),夫妻交 杯换盏,互祝天长地久,百年偕老。第二天上午,东家以“十二起”席招...
汉族群众修庄院,箍窑盖房,先请“风水”先生(即阴阳)选择宅基地。庄院内建 筑由阴阳用八卦针盘定主房、侧房、灶房、磨房等位置。宅基地一般皆为正方形,其 面积大小不等,房舍建筑结构贫富各异,穷户多为土箍窑、茅庵,家境富裕者盖瓦 房,或土木结构房、砖土木结构房或砖混结构居室。汉族十分讲究上房、灶房、磨房 及大门的位置。上房(主房)独占宅地,主靠山位置、面积大小、房舍高低不一,有一 坡水和两坡水之分,挂椽和滚木椽之别,房檩有四檩八柱,二檩四柱,一檩二柱等 形式。木料多用杨柳木,也有全部使用松木的。上房一般是老人或掌柜的卧室,亦 为客室。逢年过节为供奉祖先牌位之地。灶房、磨房虽系一般结构的小房或土箍 窑,但其各有固定的方位,通常是依主房而确定的。...